除降成本外 充电桩市场还有哪些新走势?

2017年06月19日 08:28 作者: 浏览:3442次
《新能源汽车新闻》记者连续三年参加了多场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方的充电基础设施展览会,几乎每场展会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的最新走势。比如,2015年多数企业的战略就是跑马圈地、加速扩张,2016年在扩张的同时,企业则是将重点也放在了新模式的探索上,而今年的充电桩市场又有哪些新走势呢?
在6月16日、17日,第八届深圳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上,记者通过与多家企业人士进行了解后总结出,很多企业开始理性放缓跑马圈地的速度,并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充电设施的后期维护、运营与降成本的探索上来。

跑马圈地速度放缓 运营与维护更关键


“今年建桩的步子会放慢一些。”不同去年大规模建桩的态势,今年多家企业表示建设速度趋于理性放缓。同时,更加关注充电基础设施的后期维护与运营效率的提升。

“现阶段,充电桩的后期维护比建设更重要。”特来电广州公司副总经理王振超告诉记者,除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或用户提出建桩的需求外,今年特来电没有明确的大规模建桩计划。“今年的重点就是查漏补缺,有需求我们才会去投入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实现盈亏平衡”。王振超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保有量还不够大,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根据现阶段的市场需求进行合理铺设,而不能太超前。此外,眼下正值新旧国标交替时期,特来电表示还将主要对新旧国标进行区分优化。

此外,聚电网络科技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卢晓晨也表示,目前没有规模化铺设充电站点的计划,并将重点进行设备的维护与运营。“如果设备不常用,折旧老化的现象会很严重,只有提高使用效率并进行定期维护才能保证其五年左右的使用寿命。” 卢晓晨说。目前,聚电采取的措施是软件及时检查,而硬件则是三个月进行一次巡检。据介绍,由于未来充电桩的建设规模扩大,聚电将会把巡检作为一块延伸业务,并交由第三方进行操作,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人管理及成本压力。


同时,卢晓晨还向记者透露,虽然聚电今年没有明确的大规模建桩计划,但公司将重点放在了私人充电设施的建设上,并推出了节省成本的新产品,计划年底在深圳100个社区投入500台私人充电桩。“我们就是想用降低成本的方式把私人桩市场做起来。”卢晓晨说。


降成本策略提上日程


高投入、低产出一直以来都是充电运营商难以摆脱的窠臼,在本次展会上,记者发现,无论是生产商还是运营商,都更加关注降成本的策略。以聚电为例,据卢晓晨介绍,聚电推出的智能聚电盒子,可以用只有原来1/3的成本将社区私人桩的改造做完,其原理是利用集中管控的方式,将单独充电桩内部的智能部门统一集中到一个管控系统中,并进行重新分配与配合,而用户体验和普通的智能交流桩一样。


具体做法则是在用户数据的基础上,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区域划分,并在用户集中需求区域建设私人充电桩群,以4台起建。卢晓晨说,“物业方和改造方均考虑的设备成本,设备智能化和方便管理。现在成本降低了,国家对很多地产企业新建100%配装的要求就容易实现了,原来的社区改造物业的成本也低了,而设备在价格更低的情况下还可以互联网化管理,同时能调配需求,管理就容易多了。“同时,他还向记者透露,“聚电盒子的方案已经在深圳开始试点,2个月左右,几个试点运营纠错后,会正式推向市场。”到今年年底聚电将推100个社区,近500个充电桩,覆盖10万的社区人口。 随后将扩展到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


除聚电外,特来电云平台中心副总经理张锟也表示,特来电也在从技术和运维等层面对成本进行严格把控。在技术层面,特来电的群管群控系统及云平台的管理能够有效压缩充电桩的建设与运营成本,而“避峰充电”的调价机制也能够使电费降低30%。此外,在运维层面,张锟认为,“要降低运维成本,应该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而不是等到设备损坏才想到去维修。”
而作为充电基础设施生产商的科士达对成本的把控也有明确的思路。据该公司销售部南区总监秦贵锁介绍,科士达在设备的研发、生产、采购等环节虽然没有压缩成本,但规模化后的生产与采购,使成本整体降低也是必然趋势。

点评:运营维护诚重要 理性降成本更可贵
《新能源汽车新闻》记者看来,充电基础设施的运营、维护与企业的成本有着相辅相成的必然联系,运营效率的提高能够帮助企业早日实现盈利,设施的及时维护与隐患排查也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更换设备的风险。同时,利用技术和运营手段来巧妙降低企业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进充电设施的使用效率。

不过,当传统制造行业一旦开始了降成本,似乎就意味着低价竞争,而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不是好的征兆。事实上,降成本是企业规模化和市场化后自然发生的过程,降低企业的成本并非降低产品的质量,而是通过技术和运营手段来化解成本危机。高技术的降低成本永远是少数领头企业所做的事,用技术手段来降低成本也就意味着产业的进步与革新,这种改变也具有颠覆性。因此,笔者看来,当充电基础设施尚未走向成熟时,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降成本既要有技术和策略,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的品质。


本文来自《新能源汽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