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建设充电桩,盈利情况如何?

2017年09月12日 15:27 作者: 浏览:6060次

从2014年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充电设施开始,一大波企业蜂拥而至,其中有的是像聚电这样的互联网搅局者;有的是电网公司和电力设备制造商;他们中有的生产、销售、建设充电桩;有的搭建平台,利用App为车主提供找桩、导航、预订和支付等功能;有的兼而有之。2015年社会资本疯狂进入,大家觉得充电桩是个生意,觉得这可能是新的用户入口,高频、刚需、用户基数大,大家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用户场景,但是客观来讲,所有投资充电设施的运营商真的盈利吗?


真实情况是,充电运营商普遍亏损。
建设一个充电桩(包括线缆和土地使用)的成本在万元以上,这还只是前期的一次性投入。运营商的主要成本在于建桩之后的管理和维护,鉴于现有的充电桩利用率比较低,充电服务费对于运营商来说杯水车薪,因此亏损成为整个行业的“常态”。

以充电网络运营商聚电为例。财务数据显示,聚电去年前三季度的营业额只有43万元。其中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卖桩和软件,服务费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亏损达到近300万元。

两年前,打车软件被看作是一个用户入口,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大打车软件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补贴大战”,直到今天滴滴、优步还在大笔烧钱。相比之下,充电桩行业正处在早期的投入阶段,商业模式虽然模糊不清,但着实吸引一大批企业前赴后继。


很多人意识到了行业的潜力,所以到处建立充电点,先占坑。随着后续电动汽车车主增多,他们希望可以获得更多充电收益。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先在政府那里挂个名号,以后行业有什么新的发展机会,希望自己也能参与,普遍都在打这个主意。”一位熟悉充电桩网络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深圳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共有23家运营商进入备案名单。其中,既有中兴、比亚迪这样的本土企业;也有科陆电子、鹏电跃能、普天新能源这样的领域“大鳄”;以及还有一些诸如生产电池的沃特玛、从事环保的鹏达信,甚至深圳地方政府投资的公共运输企业等,背景五花八门。在技术不成熟、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众多企业一拥而上带来的后果是行业乱象丛生。

在充电桩展会上,人人都说自己有系统,但是很多企业表示没开放,看不到,如果你打开他们的App就会发现,里面的数据,比如充电桩位置信息,都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其次,这套系统既不能联网,也不能远程操控。其次出现的问题就是充电桩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劣币驱逐良币,许多区域运营服务商为了跑马圈地,只顾产品数量,忽略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大打价格战。充电桩产品正在进行恶性竞争,价格战一旦打起来,安全问题就可能会出现,尤其当充电桩的使用率不断提高的时候。有些小的地方客运公司就会谁家便宜就用谁家的,这样做很危险。不少业内人士曾公开批评这种有损行业利益,危害公共安全的投机行为。另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的充电桩制造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导致最后量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明显不如之前展示给客户的样品,很多运营商对此不知情。去年年底,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等五项标准,新的标准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之前部分运营商建立的充电桩将面临一定的改造成本,质量低劣的甚至可能被淘汰,但这也只是规范行业的第一步。现在的充电桩行业乱象环生,光有接口标准是不够的,否则将来安全问题会十分突显。


今年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会议,充电桩行业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再次受到“重点关照”,除了解决充电桩落地难的问题,会议提到“鼓励地方建立以充电量为基准的奖励补贴政策,减免充电服务费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根据充电量进行补贴奖励的新政,将打击那些钻政策空子的投机公司。此外,通过明确各方权责,有利于加速充电桩的落地建设,尤其是在住宅领域的布局,这对于那些真正想在这个行业“施展抱负”的企业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特来电是上市公司青岛特锐德的子公司,根据官网的数据,特来电目前已经覆盖全国93个城市,拥有充电终端3.8万个。总经理崔群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2016年特来电计划投建的充电终端规模将扩大至20万个。

拥有野心的不止特来电一家,国家电网和普天都立过相似的“军令状”。国家电网的重心在于高速网络,普天想要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商之一,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星星充电计划三年内投资45亿元,在全国60个城市建设运营25万个充电桩,2020年扩大到100万个。


几乎所有运营商都认为建设充电桩行业还处在投资期,短期内无法盈利,这意味着充电桩行业将要进行一场长久的“消耗战”,那些没有先发优势,供应链资源,以及资金实力的中小运营商将很可能出局,整个行业会重新洗牌。

对于从互联网端切入,缺乏坚实靠山的创业公司而言,钱是生存的关键所在,其次就是响亮的口号。聚电声称自己是“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商”,目前在全国建有2655个充电桩,去年11月接受上市公司沃尔核材5000万投资,后者占股10%。另外一家成立于2015年3月的电桩声称自己是“中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运营商”,去年接受乐视旗下法乐第汽车的注资,具体数额不详。

成立于2014年7月的充电网上个月宣布A轮融资2000万美元(约合1.30亿元人民币),这是目前充电桩行业领域的创业公司接受的最大笔融资。创始人王振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前三个月公司的营业额接近千万元,目前已经实现盈利。


和运营商不同,充电网的定位是“运营商的服务商”,主要是给B端行业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主要客户为充电运营商、充电设施制造商、汽车厂商和商业地产。除了充电桩,充电网还提供通信计费等嵌入式模块,智能地锁,以及SaaS平台等软硬件服务。
聚电科技总经理贾雪峰认为,现在充电桩行业最成熟的商业模式是:设备集中采购。目前,国家电网的充电桩依然是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而且招标金额动辄上千万,此外还有政府采购,这是目前设备制造商的主要收入来源。

“还有另外一种只属于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充电桩业务并不产生利润,只是一种概念而已。除此之外,单就充电运营服务商而言,我不认为现在有很好的充电的盈利模式。”贾雪峰预计公司今年的营收将会突破上亿元,相比去年将会有几十、甚至上百倍的增幅。


在中国,几乎任何一家汽车领域的创业公司都希望未来能够在汽车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租赁、汽车金融等领域有所作为,充电运营服务商同样不例外。

“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车桩一体’,租车、买车、修车,未来聚电都有可能会切入。”贾雪峰说。目前,聚电的官网上线的“商城”栏目已经涉及新能源汽车销售。

“靠充电业务,是很难赚到钱的,靠涉足充电站运营带来互联网金融、广告等增值服务,又需要有很大的用户基础,短期内很难实现。
当年建高速公路的人什么时候能把本收回来?建设充电桩就像是建高速公路,是基础性设施,将来能有怎样的价值,真的不好讲,所以就因为它有很大的问号和想象空间,所以很多人都想做这个事,如果要做运营,就需要有钱,有资源,有政府,但是没有谁能垄断这个行业,所以建设充电桩需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盲目的去建设,那样只能给自己增加负担,而达不到预期的结果。